欢迎来到西部乡村振兴博览会,距离开幕还有127天

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> 新闻资讯

以“三到”走好乡村振兴路

发布时间:2025-03-12       来源:陕西网
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近日,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,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需深刻领悟并践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,通过“脚到”深入基层、“眼到”洞察全局、“心到”心系农民,真抓实干、久久为功,绘出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做到脚到,深入基层,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。乡村振兴不是坐而论道,而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地深入到乡村的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,去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实需求。领导干部要定期开展乡村调研走访活动,深入了解每个村庄的地理环境、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人文历史等情况,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,倾听他们在农业生产、生活设施改善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诉求和困难,精准掌握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,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。要深入现场进行督查指导,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从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在每一个环节亲力亲为,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,取得实效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做到眼到,洞察全局,以长远眼光谋划乡村未来。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、长期性的工程,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眼光,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乡村发展蓝图。一方面,领导干部要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,洞察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,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,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、乡村旅游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产业品牌。另一方面,要关注乡村生态环境、文化传承、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。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,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打造美丽乡村;重视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传承,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民俗文化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;创新乡村治理模式,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完善村民自治制度,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,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做到心到,心系农民,凭真心激发乡村活力。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,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,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。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,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,自觉遵守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,依法维护自身权益,积极参与乡村治理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,在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和规划时,充分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确保政策和规划符合农民的利益和需求,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要关心关爱农民的生产生活,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,加大对农村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,为他们办实事、解难题,实现增收致富。</p><p><br/></p>
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