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部乡村振兴博览会,距离开幕还有265天

x
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> 新闻资讯

护好首位产业“金名片”绘就乡村振兴“新篇章”

发布时间:2024-06-27       来源:陕西网
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大荔是全国鲜食冬枣的优势产区,冬枣既是全县最大的“土特产”,也是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、支柱产业。大荔县坚持以“三个年”活动为统揽,把做强冬枣产业作为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有力抓手,按照“科技引领、园区承载、全链升级、联农带农、绿色发展”的思路,以国家现代产业园创建为依托,发挥比较优势,放大竞争优势,持续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,着力打造以冬枣产业为龙头的百亿级高附加值特色设施农业,闯出了一条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赋能增效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</p><p>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><img src="/upload/image/20240627/1719476689455596.png" title="1719476689455596.png" alt="微信截图_20240627162438.png"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大荔冬枣国家产业园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产业优势明显  发展潜力大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大荔县栽植枣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,现有品种达140多种、位居全国之首,有着“中国枣乡”的美誉。冬枣首位产业发展主要基于四大优势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自然环境优。境内黄河、渭河、洛河三河汇流,光热资源丰富,昼夜温差大,土壤有机质丰富,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提升冬枣品质、提高产品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,让大荔冬枣皮薄肉脆、汁多香甜,享有“天下奇果”“活维生素丸”美誉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体量规模大。全县冬枣栽植面积42万亩,年产量超60万吨,设施栽培面积、产值均居全国首位,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超三分之一,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30万人,为推进全县农产品“三品一标”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支撑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经济效益好。大荔冬枣全国上市时间最早、货架期最长,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,温室大棚与大田种植双管齐下,进一步拉长了上市时间,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,全县冬枣年产值超70亿元,占到第一产业的60%以上;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%以上,成为大荔县兴产富民的“摇钱树”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物流优势显。大荔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、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,韦罗高速、澄商高速、108国道等穿境而过、辐射全国;大西高铁直达国内6个省会城市,公路密度、里程居全省之首;全县冬枣物流产业园有效融通了冬枣产业链、供应链,为冬枣“卖全国”“卖全球”提供了坚强支撑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问题瓶颈突出  面临新挑战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在国家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,全国各地纷纷做大“土特产”文章,农产品销售端对安全、优质、特色水果需求快速增长,大荔冬枣作为首位产业,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新品种培育仍需加强。品种的单一性让大荔冬枣销售期相对集中,价格受货架期影响较大,新研发的冬枣品种“大荔冬枣2号”“冬枣820”尚处于推广阶段,规模较小,多元化新品种培育及推广力度仍需加强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新技术研发仍需提速。延迟栽培和轻简化、宜机化栽培技术还处在试验和集成阶段,智能化、物联网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点片应用,果品后熟期短、不耐贮存等瓶颈还未完全突破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品牌保护力度仍需加大。大荔冬枣在浙江金华、嘉兴、杭州三个目标市场及主销市场,出现产品影响力不足、市场需求度收缩等问题,对提升品牌竞争力冲击较大。如何守好冬枣“金字招牌”,推动首位产业跃升,成为大荔抢跑农业现代化新赛道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课题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焦产品质量  促进迭代升级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创新“三大机制”抓统筹强支撑,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。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。成立大荔冬枣质量安全工作专班,全面理顺林业、农业、市场监管、经合等成员单位工作职责,定期召开冬枣质量安全推进会,协同抓好冬枣质量安全宣传引导、技术培训、巡查监管、执法处罚等工作,构建了“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主体尽责、全域共抓”的冬枣质量安全保护新格局。二是优化政策支撑机制。审时度势、先行先试,制定冬枣远中近发展规划,出台《大荔县关于加强冬枣质量安全巡查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《冬枣产业规范化建设意见》等政策性文件,明方向、定标准、夯责任,精准指导冬枣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。三是构建全程保障机制。紧盯“资金+技术+人才”三个支撑,护航产业全周期发展。设立现代冬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从品种培优、规模种植、品牌建设等环节给予支持;建立“科研团队+技术推广队+果树服务队”三支队伍,在冬枣田间管理的关键节点精准开展宣贯培训;组建市级专家工作站、冬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培养乡土专家60名、高素质职业农民150人,培训职业农民2321人,为冬枣高效栽培提供了强力支撑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焦“三品一标”提质量促转型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。一是攥稳芯片“育良种”。加快冬枣新品种栽培技术和研发推广,不断释放种质潜能,填补鲜食枣上市空白期,自主培育的“冬枣820”“大荔冬枣2号”通过省级审定,价格较普通冬枣高出15%到20%。建成集“升温、降温、补光、通风”为一体的冬枣延迟栽培技术试验点3个,全程采集新品种各项指标,实现产品从“强制休眠”到“健康破眠”,为冬枣种源革新及品种后续推广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二是把稳冬枣“高品质”。组建冬枣质量安全联合执法队,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管网络,对冬枣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开展全方位、无死角执法巡查,严格实行源头追溯、“黑名单”管理及营销经纪人、客商、冷链运输企业备案登记等制度,规范冬枣产销秩序,冬枣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.8%以上。三是保稳品牌“含金量”。构建“公用品牌+企业品牌+产品品牌”立体化营销体系,认证绿色食品11个、有机产品2个,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,大荔冬枣跻身“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”、品牌价值59.02亿元、鲜食枣类全国排名第一,入选亚运会官方指定鲜食水果。四是拿稳行业“话语权”。创新“1+4+8+N”冬枣标准化管理模式,参与修订国家级《冬枣产品标准》,主持修订《冬枣产地环境技术规范》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》省级标准,因地制宜制定《冬枣标准十条》县级标准,形成全方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,大荔冬枣生产标准被认定为国家标准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搭建“三大平台”强科技提能级,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。一是搭建园区带动平台。大荔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,建成万亩冬枣示范园1个、千亩示范园12个、300亩以上示范园93个,打造设施冬枣样板田24万亩,园区内果农户均收入超10万元,示范带动全县冬枣生产基地走向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。二是搭建科研转化平台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密协作,设立冬枣试验示范站,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和4个科技研发实验室,20余名冬枣科研专家创新冬枣新品种“一优双改双提”栽培技术,首创“冬枣光合效率限制因子研究”技术和“果树环剥剪外观设计”等实用新型专利并全面推广运用。三是搭建开放合作平台。搭建“县域冬枣物流产业园+镇域集散中心+村级专业代办服务”三级销售矩阵,现场推介、直播下单、产销对接多管齐下拓市场、打销路,新增电商企业300余家,1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,线上交易额突破30亿元,大荔冬枣借势“一带一路”远销20个海外市场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强化“三链增值”抓融合带共富,提高产业发展附加值。一是龙头引领延伸产业链。培育沙苑黄花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、关中红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加工销售企业26家,发展大棚薄膜、生物质等产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74家,率先引进真空微波干制技术,开发了脆冬枣、枣花蜜等深加工产品10多种,每年可消化非商品果5800吨。二是联农带农提升价值链。创新“基地+标准+品牌”溢价增收、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民”利益联结、“园区承载+集体引领”等多种经营机制,培育认定家庭农场350家、发展枣农专业合作社110个,带动8.3万户农民嵌入产业链,户均增收6万元,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。三是农旅融合共享经济链。坚持三产融合、以果兴旅,依托黄河滩区15万亩有机冬枣产业带,建成西部首个“枣文化博览园”,配套建设“五纵五横”26公里环形观光路,带动全县发展精品旅游点13处、观光采摘园140余个,推动冬枣产业与文化旅游、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大荔被评为“全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”,旅游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均超过疫情前水平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突出重点  提升产业竞争力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集资源要素,多元强化政策支持。要坚持全域思维,优化资源要素,强化政策供给,锚定“稳规模、提品质、降成本、增效益”的产业发展定位,强化“一线一园一区一谷”重要支撑,抢抓大抓县域经济、特色经济和联农带农经济的机遇,打出组合拳、形成协同力,以大投入推动首位产业大发展。同时,发挥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辅助政府、服务企业、帮扶群众的优势,组织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做好政策解读、技术指导等全程服务保障,推动产业持续健康、高质量发展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焦科技赋能,加速产业转型升级。要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,编制创新图谱,优化产业布局,融合数字化、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,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接,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,大力推广新品种,加快研发新技术,促进“土特产”产业向“精细化、高档次、高附加值”领域拓展延伸。让科技为传统特产增添新魅力,持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,真正实现“土特产”特而优、特而美、特而强,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焦品牌质量,全力确保优质优品。要聚焦“三品一标”提升,健全工作机制,强化措施落实,把加大质量安全和品牌保护作为主线,坚持产出来、管出来“两手抓”,源头治理和执法监管“两条线”,建立健全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全周期监管机制,全方位做好农药化肥等农资商品的市场准入以及农户的使用指导,持续强化果农质量意识、市场意识,严把产出关,持续提升品牌价值,保障产业发展的当下竞争力和未来引领力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聚焦全链融合,放大产业竞争优势。要坚持“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”一体升级、“粮果”加工链并链推进,加强政策集成、要素聚集、配套集合,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,合理布局上下游关联产业,加快上下游企业引进培育,深耕产销对接,做大实物交易量,把企业和农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条上。以产业园、文化博览园等园区为依托,打造更多“特产旅游+生态旅游”精品线路,讲好特产文化故事,持续拉长产业链、做优价值链、延伸经济链,为建设具有陕西特质的农业强省贡献更多力量。</p><p><br/></p>


返回列表